标题:互寄明信片:很温暖很治愈(组图)?
一张小小的明信片,几句淡淡的问候,贴着花花的邮票,盖上邮戳,投入邮筒,寄出一份牵挂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,寄明信片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遥远的记忆,但却有一群明信片爱好者把收集、制作、互寄明信片变成了生活的一种乐趣。莉兹就是这其中的一员——
受朋友影响成为明信片控
莉兹是海口一名高二学生,最早接触明信片源自她的妈妈。莉兹说从她很小的时候开始,妈妈每次出去旅行都会给她寄明信片,很多都是景区的门票,妈妈觉得她去的地方莉兹没去,总想把看到的美景寄回来给莉兹。从那时起,她就喜欢上了收到明信片的感觉。
而现在玩明信片是从一年前开始,身边有位很好的朋友喜欢玩明信片,莉兹也渐渐在她的影响下,开始喜欢收集明信片,后来又发现网上有很多互寄明信片的活动,她参加后觉得很有趣,便一发不可收地发展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明信片控。
除了固定的“片友”,莉兹与人互寄明信片的渠道多是通过网络。换国内的明信片她经常上一个叫iCardYou的网站,而换国外的明信片则上“Postcrossing”,在这个网站注册后,在获得别人的明信片的同时,也必须给系统分配给你的人寄明信片。此外,明信片贴吧、微群都是明信片爱好者互换明信片的平台。
每周寄片30张
莉兹说她刚整理过近三个月收到的明信片,大概有300张,而一年下来她收到的明信片已经装满一个大箱子,她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张了。现在基本每个星期她都会寄出明信片,多的时候一个星期寄出30张,最少一个星期也有7张。由于收到的明信片很多,莉兹甚至和收发室的大叔混成了熟人,大叔还给她留了电话,方便她查询是否收到新的明信片。
各种节日是“片友”们互寄明信片的高峰期,莉兹说很多玩家都想要各地不同的邮戳,尤其是带节日日期的邮戳,于是圣诞节、元旦这些节日,他们寄出和收到的明信片都是平时的几倍。
在莉兹看来,每张明信片都是独特的,都有收藏的价值,因为明信片上不仅承载着寄片者的心意,更重要的是邮戳。她说“片友”们都爱收藏一些带特色戳的明信片。比如上海的甜爱路,邮戳就是心形的,还有一些景点景区和活动的邮戳也别具风格,她自己就收藏了盖有布达拉宫、珠穆朗玛峰、天涯海角、马来西亚双子塔和世博会等特色邮戳的明信片。
互寄明信片收获友情
互寄明信片还让莉兹收获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兴趣广泛的莉兹还喜欢手工、摄影、cosplay、画画,而通过互寄明信片,她结识了不少跟她有相同爱好的朋友。
去年暑假,莉兹去英国参加夏令营,在参加班级活动的时候,发现来自日本大阪的北村典子也喜欢明信片,两人一聊天,才知道很多兴趣爱好都相同。回国后的第一个春节,莉兹给典子寄了一张新春贺卡,没过多久,她就惊喜地收到了典子寄来的明信片,明信片上大阪美丽的樱花和当地的邮戳让莉兹爱不释手。后来两人又互寄了好几次明信片,成了很熟悉的朋友。
莉兹说通过寄明信片,她结识了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各个年龄层的朋友,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。她觉得写明信片是一种倾诉,更是一种分享。
第一次寄明信片的朋友,她通常会写自己在哪里生活,平时有什么爱好,生活的地方有什么有趣的事,有什么美丽的风景,有时候遇上节日,会写写家乡的习俗。熟悉以后,大家聊的话题就多了,平时的生活,身边发生的事,自己开心的事、难过的事。对于那些在互寄明信片中发现的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,交流心得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。哪个“片友”搬家了,还会寄来一张,写上自己的新地址。
写明信片是种放松
莉兹说,写明信片对课业繁重的她来说是种放松,有时候写作业写累了,便停下来写写明信片。想到什么就写什么,但一定是很用心地写。考完试,她会写写考试的感受,看完电影,她会写写观后感,有时候还会写写自己喜欢的诗歌、小说。心情不好的时候,她会写点小抱怨,快到周末假期的时候,她会写写自己的假期规划。而给她寄明信片的朋友,会告诉她自己的生活、家人,若是去旅行,则会写途中的见闻和自己的感受。
对于明信片控来说,明信片不一
定要寄往远方,即使是身边很熟悉的朋友,即使是经常电话短信联系的朋友,莉兹也喜欢加上寄明信片这种交流方式。就像她和好朋友月柳,几乎每星期都要互寄一张,却还感觉两人之间的话说也说不完。
就连同班的同学,有时候买了相同的一套明信片,也会互寄喜欢的,莉兹说两个人一起去收发室拿对方发的明信片,感觉怪怪的,但又很有趣。
“换片”感觉很奇妙
除了和“片友”互寄明信片,莉兹自己也会收集明信片。海南卖的明信片比较少,她多数在淘宝上买,她喜欢各种不同风格的,景物、花草、美式海报、卡通片、节日卡,她都爱收集。
买来的明信片只有小部分会保存,多数都会寄出。相对于收藏空白明信片,盖邮戳的明信片对她来说更有意义。
如果遇上自己特别喜欢的明信片,莉兹会想方设法去“换片”。就是拍下那张明信片的照片,放到明信片贴吧、微群和自己的微博上,通过网络渠道去寻找和自己有相同明信片的人互寄。她说换到片子的感觉很美妙,因为上面的文字、邮戳,都让她感觉这张明信片变得有生命力了。
自己设计有成就感
自己设计明信片去印刷也是让莉兹觉得很有成就感的事。这些明信片图案多数来自莉兹自己拍的照片,有些是自己做手工的作品拍下来,多数是风景照,旅行途中拍的、学校里的花草、路边随意拍下的小景,还有一些是网游的截图。莉兹自己设计、自己排版,然后拉上身边同样自制明信片的朋友一起在网上找印刷厂印刷。
拿出自己的自制明信片,激动的莉兹仿佛又回到每个拍照的场景,“这个是在英国拍的,这个是在万宁的海边拍的……”每张自制的明信片都印上“from lizzie”,莉兹说印之前她都有想好,哪张要寄给谁,哪张要印多少,这些自己设计的明信片会让朋友更惊喜。
买明信片、制明信片、寄明信片,这样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,莉兹说这些费用都是她平时从家里给的零花钱里省下来的,过年的红包也几乎都用在这上面。她说有时候出去吃饭,或者买东西,总是忍不住会想到,这个钱省下来又可以买多少明信片了。
在莉兹眼里,互寄明信片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,她说,现在很多人都不寄信了,但她觉得纸质的明信片还是有一种味道,很温暖,很治愈……(记者 李丛娇)